第九十四章 第 94 章_八零年代嫁混混
笔趣阁 > 八零年代嫁混混 > 第九十四章 第 94 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九十四章 第 94 章

  第九十四章第94章

  ◎细节决定成败◎

  在李蓁蓁和装修师傅的共同努力下,服装店的装修任务在是两周内顺利完成。

  不过一切到底还是和李蓁蓁预想中的有偏差。

  譬如,在她的记忆中,装修过后的店铺不应该有刺鼻的气味儿。

  意外的刺鼻打破了她原定的计划。

  原计划中,李蓁蓁在装修和开业同月完成。

  十一个月初店铺就能够开业。

  事实上需要两个月,店铺内留下装修后的味道太过浓烈,空气中全部都是有害气体。

  呼吸时间长了对人身体有害,不管不顾直接开业的话绝对会影响进店客流量和店铺声誉。

  李蓁蓁千算万算没有算到刷墙的漆料,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后的装修材料是有很大区别的。

  每天坐在店铺外边监管通风,防止有好奇心强的路人进空壳店铺参观。

  店铺交给周大爷帮忙看李蓁蓁格外放心,她出钱雇佣周大爷就坐在门口守着,有时候周大妈也去,两个人轮流。

  好奇问周大爷这是不是新开的花卉店,卖花花草草的。

  周大爷很无奈,坐在外边耐心给人家解释。

  衣服全部都是单件的,由制衣厂的工人做出来,多是秋天和初冬穿的衣服。

  无心栽柳柳成荫。

  更何况后世有许多吸收有害气体的产品,甚至是没人会大肆刷墙,全部采用的是乳.白色。

  这下子附近都知道有这么一家服装店,里边放的不是衣服,全部都是绿色盆栽。

  吴丽和王夫人信任她不错,但是吴家人还没有见过她,不知道为人如何,百闻不如一见。

  店铺每天都开门窗通风,李蓁蓁甚至是买来了大量的绿色盆栽。

  真的有好奇心强的路人,来回路过服装店的时候,询问坐在一侧的周大爷。

  满满一大编织袋,李蓁蓁骑上自行车,载着衣服去往吴家。

  李蓁蓁在听周大爷讲了路人的好奇心之后,她决定提前带着吴丽拍摄海报。

  计划推迟,李蓁蓁庆幸自己没有让制衣厂提前开工,不然货物积压,又是一笔开销。

  几乎一整个地面上都是盆栽,在最中间放了一台电扇,全天开放通风,争取早日吹走刺鼻气体。

  不外乎其他的,实在是里边的盆栽多到遮掩不住。

  还没开业就闹出这么浩大的阵势,大家都没事儿就会在店铺外驻足停留,上了年纪的人还会留下和周大爷一同讲话。

  无心之举,反倒是让店铺给宣传开了。

  李蓁蓁要打消吴家人所有的顾虑,衣服做好之后,带去给吴家人看看,让他们掌眼,确定衣服没有问题后才去拍摄。

  她更改计划,请周大爷帮忙照看店铺。

  这是当初她们约定好的。

  不是担心衣服的质量,是害怕有些衣服不适合吴丽穿在身上。

  李蓁蓁都明白这些,她不觉得麻烦,做事还是慎重一些的好。

  李蓁蓁拍门之后,大门下一秒就打开了,像是有人等候一般。

  “是蓁蓁吧,你快进来,丽丽,蓁蓁来了。”中年女人打开门,见到自行车和编织袋后心下了然。

  没等李蓁蓁点头就朝院子里大喊。

  不多时,吴丽风风火火地从屋子里跑出来。

  “你们去客厅聊,家里人都在呢。”中年女人笑着对两人说。

  也是赶巧了,她刚从屋子里出来去厕所,走到门口就听见拍门声音。

  今天家里要招待地客人只有一位,那就是李蓁蓁。

  制衣厂用的编织袋上印刷的全部都有自己的名字,上边都有标记,容易辨认。

  因此她见到人就能确定这是李蓁蓁

  ————吴丽口中五官漂亮、身材高挑、气质优雅的女同志。

  “谢谢大嫂。”吴丽冲着中年女人甜甜一笑。

  李蓁蓁也微笑示意谢谢,她推着自行车缓缓走入吴家。

  从刚才吴家大嫂对她的态度来看,就能够从侧面看出吴丽在家的受宠程度。

  吴家大嫂讲话温和,看起来很平易近人。

  客厅中吴父吴母听见门口传来的谈话声,走出来迎接到来的客人。

  “蓁蓁啊,快进来,这些东西让他们小伙子来。”

  李蓁蓁被热情簇拥,刚停下车,手还没靠近编织袋上,就被一个中长发的时髦男同志接走了。

  头发长度与脖子齐平,额前的碎发刘海有些许的卷,裤子上还别着银灿灿的链条,看起来就是个潮流酷崽。

  吴家院子很大,此刻除了吴丽和父母外,就剩下那位潮流酷崽在场。

  “去去去,刚子,你回屋去。”吴父拍了拍刚子的肩膀,让人回屋。

  客厅里他要清场,家里人多,别吓着客人了。

  除了他们父母和吴丽本人之外,没有上工的小辈全部被赶回了自己屋子。

  本来就是周末,学生工人大多都会休息。

  再大的院子也扛不住人多。

  人来人往耽误讲话,吴父吴母全部清场,保持环境清静。

  “蓁蓁,你别拘束,就像在自己家一样。”吴母端着一盘花生和糖果放在李蓁蓁面前,又泡了杯茶放在她手边。

  回来都听吴丽讲了,这可是大好事儿。

  不要钱还能送衣服,往后甚至是还会给钱。

  最最重要的是她闺女的改变,明显性格更加开朗,出去的腰板都挺起来了。

  家里肩膀宽的毛病终于有了好的解决方法,怎么能不激动。

  今天别说是茶叶,就是李蓁蓁想要和仙露,吴母都要爬去仙山给她摘来。

  李蓁蓁接过茶说谢谢,多余德客套话几个人没再讲,抓紧时间切入了正题。

  “我这边刚从制衣厂拿到衣服,正好在这里拆开,有些可以直接让丽丽穿在身上试一下。”李蓁蓁拿起桌边的剪子,一剪下去,打开了编织袋。

  衣服从里到外都是搭配好的,吴丽不需要每件衣服都试穿在身上,等到正式拍摄再穿也不迟。

  主要是穿一套衣服在身上,让吴父吴母看一下,心里也好有个底。

  吴母身材和吴丽差不多,身量都高,身材不胖。

  有些外套大衣之类的衣服,吴母看的心发痒。

  “我能试试吗?”吴母拿起一件白色毛绒绒大衣,“好像这件我也能穿上。”

  越看她越喜欢,尤其是大衣帽子周边的毛绒绒,看着都是暖和的。

  穿在身上,绝对是冬天里的一抹暖阳。

  “当然可以啦。”李蓁蓁起身在衣服里扒拉,“这是配套的衣服,全部穿在身上效果会更好。”

  吴母欢欢喜喜接过来衣服,抱在怀里回去换衣服。

  这些衣服不管是年长的吴母还是年轻的吴丽,都能够穿在身上,只要身材合适。

  穿上无非就是年轻些穿在身上更加青春,年长穿在身上显成熟。

  她准备的这些衣服,不具体固定年龄段,适合已经工作的女同志。

  还在上学的女同志穿上会很成熟,不太适合。

  某些方面穿在身上压不住气质,在学校里也有些不伦不类。

  就像是张建业穿着一身破洞皮衣,耳环大金链子全部都佩戴在身上,看着都不像是去学习的。

  吴父端起来茶杯,抿了一口,看向对面沙发上坐着的李蓁蓁问:“蓁蓁,你们原先是哪里的,我听着口音不像是海城的。”

  他的意思是李蓁蓁不是这个城市的人,不单单是海城本地。

  李蓁蓁略一挑眉,笑着回答:“叔,您一下子就听出来了,我口音还练过很长时间呢。我们是隔壁省城的,家在水稻县。”

  前世她一直生活在海城,口音和海城本地人讲话差距不大。

  在县城的时候,讲话也多是普通话,普通话中夹杂了一点县城话。

  来到海城后,她自认为没什么口音,不了解她的人,真的会把她当做海城人。

  如果今天吴父说的是听丽丽说你不是海城的,或者是从其他地方听说,李蓁蓁都不会惊讶,唯独从她的口音上听出来让她有些讶异。

  吴父轻声笑了笑,两个人开启了话家常模式,“年轻那时候我去过外边,一个人常年的习惯不容易改。”

  “你说某些字的时候会有儿话音,显然是不习惯一些话不习惯离开儿话音,海城没有说儿话音的习惯。”

  闻言,李蓁蓁双手放在膝盖上,心里找了两个词汇,添去儿话音试着读了读。

  她自己都没有发现这个小习惯。

  不仅是他,谢言之张建业和江诚,他们水稻县地都习惯讲儿话音。

  一会儿和一会她读出来有很大差别。

  她习惯读一会儿,海城却是一会,去掉儿话音李蓁蓁自己读着有些吐字不清晰,格外别扭。

  这是前世从来没人和她讲过的,也是很难注意到得一个地方。

  毕竟不过是字里行间些微不同,不是细心的人很难发现。

  李蓁蓁意识到这点,不自觉挺直腰背,看向吴父的目光多了几分敬佩。

  细节决定成败,她又学到了一点。

  能够注意到其他人容易忽略的小细节,吴父也是不简单。

  两相对视,无声之间,目光交往了几个回合。

  吴父的心中也多添加了几分信任。

  无声胜似有声。

  吴父深谙看人之道,看人要从多方面,不单单只是听对方讲述。

  肢体动作和其他小细节更能见人品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ibwcp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ibwcp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